40岁男子的高血压“怪病”:吃再多药也降不下来,竟是这里在搞鬼! | 有医说一

作者:心血管内一科 朱厚玲日期: 2025-08-23浏览:

40岁的小张,被高血压困扰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他的降压药从1种加到2-3种,甚至更多,但血压始终像“不听话的弹簧”,怎么也压不下去。他反复在当地医院就诊、调药,长期被药物副作用困扰,检查单上偶尔出现的异常指标也没人深究,只被告知“继续吃药控制”。直到经人推荐转入我院心血管内一科住院,一场彻底的检查才揭开了他多年高血压难治的真相——他根本不是普通的原发性高血压。

入院检查显示,小张不仅血压居高不下,还出现了低血钾、肌酐升高、心肌肥厚等多器官损害症状。这些都是长期高血压失控留下“后遗症”,但医生没有停留在“降压药效果不佳”的表面判断,而是进一步研究:“为什么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血压还是控制不住?为什么会出现低血钾?”

随着检查的深入,关键指标浮出水面:醛固酮肾素比值明显升高,后续的肾上腺CT(平扫+增强) 更是发现了肾上腺腺瘤。最终,小张被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病,正是导致他十年高血压难治的“元凶”。

一、认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是普通高血压

很多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感到陌生,但它其实并不少见。根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 (2024版)》,原醛症在亚洲普通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而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7%~23% 。也就是说,每5-6个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就可能有1个是原醛症,却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

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身体出现“潴钠排钾”的异常:多余的钠在体内潴留,引发血容量增多;钾离子不断流失,导致低血钾;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被抑制,最终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

更危险的是,过量的醛固酮会直接损伤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研究证实,与普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出现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肾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且损害程度更严重。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原醛症患者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靶器官损害能否逆转。

二、原醛症:如何精准诊断?

原醛症的诊断并不复杂,但需要规范的检查流程,尤其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更要注意检查前的准备。

1、核心检查项目

①醛固酮肾素比值:这是筛查原醛症的“第一道关卡”,通过检测血液中醛固酮与肾素的比例,判断是否存在醛固酮自主分泌过多。

关键注意事项: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导致“假阴性”(明明是原醛症,却查不出来)。因此,检查前必须由专科医生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暂时停用部分降压药,以及如何安全停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影响结果。

②肾上腺CT(平扫+增强):若醛固酮肾素比值异常,需进一步通过CT检查肾上腺,明确是否存在肾上腺腺瘤、增生等病变——这是找到原醛症“病根”的关键,比如小张就是通过CT发现了肾上腺腺瘤。

2、这些人必须筛查原醛症!

根据指南推荐,以下高血压人群属于原醛症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筛查:

①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用3种常规降压药(含利尿剂)仍无法控制血压(>140/90mmHg);或需用≥4种降压药才能勉强控制血压的患者;以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

②高血压合并自发性低血钾(没吃利尿剂却低钾)或利尿剂导致的低血钾的患者(如小张)。

③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体检或其他检查偶然发现肾上腺有肿瘤)的患者。

④有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家族中有人年轻时就患高血压)或早发脑血管意外家族史(家族中有人<40岁就发生中风)的高血压患者。

⑤原醛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患有高血压的人。

⑥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

三、原醛症:可治愈的高血压,两种治疗方式选对很关键

与普通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原醛症是可治愈或可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类型,治疗方式主要分两种,需根据病因选择:

1、药物治疗:一种药可能替代多种降压药

若患者的原醛症由肾上腺增生引起,或因年龄、身体状况无法手术,可选择抑制醛固酮分泌的药物,如安体舒通、依普利酮。这类药物能直接针对病因起效,很多患者只需1 种药,就能替代之前吃的3-4种降压药,血压控制效果更稳定,还能减少靶器官损害。

2、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告别降压药

若患者的原醛症由单侧肾上腺腺瘤引起(如小张),手术切除腺瘤是首选治疗方式。只要手术及时,大部分患者术后能彻底停用降压药,血压恢复正常——小张就是如此,术后彻底告别了吃了10年的降压药,摆脱了高血压的困扰。

关键提醒:原醛症患者手术效果与病程、年龄密切相关——病程越短、年龄越轻,手术后高血压完全缓解的可能性越高。如果拖延时间过长,靶器官损害(如心肌肥厚、肾功能损伤)可能无法逆转,即使手术,血压也可能需要药物辅助控制。

四、重要区分:绝大多数高血压仍是“原发性高血压”

最后必须明确:虽然原醛症是“可治愈的高血压”,但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约95%以上)仍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无明确病因,与遗传、生活方式等相关)。这类高血压无法根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拒绝自行停药、换药(即使血压正常,也可能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停药后血压会反弹);

②每天居家监测血压,记录血压变化,为医生调药提供依据;

③定期到专科门诊随访,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或靶器官损害。

小张的经历,给所有高血压患者提了个醒: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出现低血钾等异常,或属于上述高危人群,一定要主动向医生提出筛查原醛症的需求——早一步找到病因,就多一分摆脱药物、逆转靶器官损害的可能。而对于普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坚持规范治疗、科学管理,才是保护心肾、预防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