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21日我们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也就是说盛夏正式开始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提醒,在海南的炎炎盛夏里,养生尤为关键。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旺盛的时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畅旺起来。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我们应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保健,具体建议如下:
起居养生
1、晚睡早起:健康人群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以保持充足的日常活动,让身体阳气得以舒展。但需注意,晚睡并非熬夜,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
2、午休不可少:中午适当午休,既能避免烈日灼烤,又能消除疲劳,为下午的工作或学习储备精力。午休时间以30分钟到1小时为佳。
3、居住环境:夏季炎热,居住环境应保持清凉、通风。可以通过使用风扇、空调等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寒邪入侵。空调温度一般设置在26℃左右为宜。室内还可以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既能美化环境,又有助于调节室内湿度。
饮食养生
1、饮食宜清淡:夏至时节人体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苦瓜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又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2、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坚阴的作用。夏至时可适当食用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苦瓜性寒,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可以将苦瓜凉拌、清炒或煮汤食用。苦菜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凉拌或做汤。
3、适当补充盐分:夏至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容易导致盐分流失。因此,在饮食中应适当补充盐分。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或者在喝水时加入少量的盐,制成淡盐水饮用。
情志养生
1、保持心情平和: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属火,对应心。夏日炎热易让人烦躁,而烦躁又会加重燥热,影响身体功能。因此,需善于调节情绪,多静坐、少杂念,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来舒缓,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2、增加户外活动: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调节情志。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气温相对较低,可以到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人接触大自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运动养生
1、选择合适时间:夏季应避免在炎热时段运动,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凉爽时,到公园、庭院、湖边、河边或森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活动。
2、选择轻松项目:夏季人体能量消耗较大,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
3、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前后及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饮用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