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校长陈国强到一附院调研
6月26日,海南医科大学陈国强校长深入我院调研深化改革工作,其讲话如春风化雨,在全院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半个月来,医院党委迅速行动,从顶层传达学习到基层宣讲督导,从科室研讨到举措谋划,一股“解放思想、实干担当、聚力改革”的热潮全面涌动,为深化改革、擘画“十五五” 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动篇:学习、调研相结合,深入领会讲话精神
院领导班子学习贯彻落实校长讲话精神并部署相关工作
校长调研结束后,医院党委召开会议,全文学习陈国强校长讲话精神,明确“以学促改、以改促干”的工作思路。院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将讲话精神与医院实际结合,梳理出“医疗质量提升、教学模式创新、科研协同突破、学科布局优化”四大改革方向,为基层贯彻落实定下基调。
为切实推动校长讲话精神在基层的贯彻落实,7月初以来,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所有职能科室负责人先后到胃肠肿瘤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儿科、产科、神经外科和肝胆胰外科等10个科室调研。院领导们通过一线调研结合科室工作实际,从理念观念、人才结构、医疗管理等方面为各科室“把脉问诊”,将学校改革要求转化为具体举措。
院领导班子到神经外科调研
护理部组织学习陈国强校长调研讲话精神
各科室利用早交班、科例会等时间,围绕“医院深化改革”主题,结合校长在我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的讲话精神,从医疗质量提升、学科优化整合、临床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思路和举措,凝聚改革发展共识。
心得篇:聚焦核心—深入剖析关键要点
经过深入学习和认真研讨,各职能科室对校长关于深化医院改革的重要指示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解。各科室立足于医疗、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四大领域,积极谋划未来工作方向。全体成员一致表示,将秉持“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内涵式发展路径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学校和医院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海南省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宏伟目标。
锚定医疗质量筑牢患者安全防线
“附属医院要稳步提升医疗质量,通过整体拉升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在本地百姓中的声誉,逐步改变本地老百姓观念,让海南人民相信,在海南医科大学三个附属医院看病不比岛外差。”陈国强校长在我院调研时关于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的讲话字字铿锵,深入人心。这为医疗工作定下核心目标。各科室围绕 “质量提升” 拿出硬举措:

关节外科为患者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外科主任贾丙申带领团队攻坚高难度手术,“我们科室正努力提高四级手术占比,进一步提升专科竞争力,助力大病不出岛。”
医务部主任刘华江表示,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确保诊疗行为规范、责任清晰、处置及时;强化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筑牢手术安全防线。
心脏外科主任严飞则聚焦危急重症救治,提出优化救治流程、缩短响应时间、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定期病例复盘和强化质控考核等具体措施,筑牢手术安全防线。
护理部主任王丹心表示,将联合医务部开展医护MDT;建立护理高风险预警体系,提高护士对专科高风险事件的识别,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实现护理质量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型升级。
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针对“2.5+2.5”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中附属医院的关键作用,陈国强校长强调,必须加快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实质融合,压实科室责任,实现医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这一要求为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针灸推拿科临床带教
教学部主任张大启表示,推行“双主任制”压实科主任教学责任,建立“教学-临床双考核”机制,修订教学绩效考核制度,同时通过“教学开放日”强化临床实训,激发教学内生动力。
口腔科主任罗文等临床科室主任表示,将进一步压实教学责任,规范教学流程,强化临床带教,把见习带教、实习指导纳入科室考核,通过教学竞赛、案例库建设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基层医师培养,全科医学科主任顾申红提出强化住培基地内涵建设,深化分层递进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加强师资(尤其是社区师资)培训与激励,提升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
强化科研创新提升医院学术影响力
“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实习目标责任制、年底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附属医院要主动去对接医科院的科学家开展合作”,校长的科研要求倒逼机制创新。各科室主动谋划:
医务人员在中心试验室开展实验
科研部主任王自强表示,将与海南省医科院完成实质性对接,探索PI合作,搭建沟通协作平台,不定期开展跨学科交流。筛选出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职工作为重点申报人员,并单独制定关于国自然项目申报工作的科室主任目标责任书,且与科室绩效挂钩。
乳腺外科副主任陈国平建议,通过设立院内孵化基金,鼓励临床数据转化研究,搭建实验室共享平台,加强与高校/企业联合攻关,优化科研成果奖励机制等举措,推动科研工作上台阶。
产科主任胡春霞表示,将借力学校资源,利用“双百计划”引进专职科研人员,共享学校平台,三年内培育学科科研骨干。
科学规划发展凝聚医院发展合力
针对医院长远发展,陈国强校长提出“合理分科、避免内耗,科学规划、形成合力”的要求,引发大家关于学科建设的深度思考。
心血管内二科主任王政建议,重构学科体系,制定十年学科蓝图,推动临床学科群实质整合,推行“群主负责制”。强化带头人责任,推行学科带头人动态考核,引进高端人才并配套学校-医院联合经费支持。
肝胆胰外科主任高良辉表示,将加强亚专科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微创与精准治疗,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感染科主任孙龙也表示,将努力发展建设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亚专业,开展建设好特色门诊/病房,推动学科发展。
输血科主任杨丽云则表示,将加快引育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推动临床-输血多学科协作,强化区域辐射能力。
展望未来——从思想到行动的“落地路线图”
从临床一线到职能部门,从医疗质量到学科建设,如今,陈国强校长的调研讲话精神正转化为具体思路和行动方案。我院将紧跟学校改革步伐,紧锣密鼓地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完善制度机制,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用文化管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推动机构人事改革,节约人力资源,优化临床科室设置,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学科/专科竞争力。同时,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奋力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