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国际旅游岛商报 】“病理远程会诊”平台海南正式启用 专家可通过iPad完成会诊疑难病理病例可及时诊断

作者:日期: 2013-06-13浏览:

商报讯(记者常珊珊)通俗地说,病理诊断就是为患者的病情“下结论”。昨日下午,在海南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点击鼠标扫描病理切片图像,上传;全省顶尖病理学专家库,相关专家手中的iPad提示“有片需读”,专家对此作出精确判断后录入病理远程诊断系统。昨日,全国首家覆盖全省的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在海南正式启动。目前,该平台已经和我省9个市县综合医院联网运行,今年将在全省综合医院全面铺开。据介绍,该平台相较传统病理远程会诊方式具有很多优点,今后,专家随时随地通过平板电脑和手机就可以完成病理会诊。

   优点1

   24小时内就能出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是诊断一些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以往,患者及家属只能带着切片、蜡块四处奔波找专家会诊,既费时费钱又费力,还可能延误治疗。如今,患者不必东奔西走,依托海南省“病理远程会诊系统”,全省知名专家在24小时内就能出诊断结果。

   “病理远程会诊”到底怎样看病?启动现场,海医附院病理科主任翁阳为商报记者模拟了整个流程——一张患者的病理切片,放在高倍物镜下,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快速扫描后存储在电脑中;接着,登录“病理远程会诊”诊断平台,上传数字切片,一并将患者的基本资料、影像学结果、实验室资料、初诊上传;选择专家库中的专家,确认提交资料。翁阳说,医学专家登录这个平台后,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后确定治疗方案。如果与某专家事先联系,还可实现在线交流。

   “病理远程会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减轻了患者外出就医的经济负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此外,通过“病理远程会诊”实现了医学资源、专家资源、技术资源的共享,较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病理读片水平。

   优点2

   疑难病理病例可及时诊断

   会诊平台可实现病理远程会诊(含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冰冻切片、数字切片库、病理质控、远程培训及教学等功能。)病理切片,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扫描成数字化切片后,随同病理数据资料,利用网络远距离传送到网络会诊服务平台,专家通过此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病理会诊。在计算机上进行WSI阅片,如同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诊断,为病理医师提供了足够的诊断信息。这种方式与传统病理远程会诊相比较,解决了静态图片会诊方式时切片视野选样误差和图像质量等问题,也解决了动态实时遥控显微镜会诊方式受限于图像质量、时间与空间等。且若网络条件合适,结合数字切片远程会诊和实时远程遥控显微镜模式,实现常规、疑难病理病例和冰冻切片的及时诊断。

   同时远程会诊和质控也是肿瘤规范化诊治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大大降低病理诊断难、错和规范化的问题,可大大提升我省肿瘤患者的诊治准确率。

   优点3

   实现了“一对一”专家会诊

   记者了解到,病理远程会诊申请过程简单快捷。病理远程会诊不需要提前申请,只需填写申请表,医院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便可以将传统的玻璃切片进行扫描和无缝连接,生成全视野的数字切片,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会诊平台,专家利用iPad或其他联网终端就能在线进行病理诊断,只要有网络就能进行会诊,一般在接收申请单后的24小时内完成,并将报告发送至患者手中。病理远程会诊实现了“一对一”专家会诊。该平台上几乎囊括我省所有的病理科专家,患者和基层医院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专家,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分配给相应专业特长专家,数字切片和病情信息即可发送到该专家的邮箱,实现“一对一”的服务。

   此平台实现海南省医疗机构病理信息数字化管理,建设各市县医院的病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应用。平台也可与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平台对接,海南省会诊中心也可将疑难病例提交给卫生部平台的全国病理专家进行会诊,促进了海南省病理人员与全国其他地区病理的交流,对于提高海南省的病理诊断水平具备较大的意义。

   优点4

   免除病人奔波之苦节省费用

   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建成,患者即便在海南省市、县医疗机构遇到病理诊断难,也不用以借片的形式自带切片去大医院会诊,这就让患者省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免去支付高昂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而且也实现了病理质控,提高基层病理科的诊断水平,有效减少误诊、漏诊,保证了患者能够及时拿到诊断结果。

   据了解,海南省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平台的建立,可有效解决海南省市、县医疗机构病理诊断难而抑制其临床技术发展的瓶颈,可以缓解各基层市、县病理科病理医师缺乏和临床快速发展的矛盾,为医院院际之间的疑难会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桥梁,真正解决了老百姓四处奔波求医,而造成的看病难和贵的问题。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开通,跨越了地域障碍,充分发挥大城市医疗技术的优势为基层服务。


发表于国际旅游岛商报2013年6月7日